中国地名产品网

 

 China place name product network

林凤书——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扬派盆景技艺代表性传承人

林凤书

   高级工程师
   中国盆景艺术大师
   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“扬派盆景技艺”代表性传承人
   扬州市职业大学兼职教授

 
    林凤书,1947年生,江苏省扬州市人。从事盆景创作和理论研究近50年,其作品格调清丽,意境深邃,多次参加国内外盆景展览并获奖。先后在《中国花卉报》、《大众花卉》、《中国花卉盆景》、《花木盆景》、《园林》等报刊发表论文百余篇,著有《盆景丛谈》、《家庭盆景养护技巧200答》,参与编写《中国盆景技艺大全》。曾出访英国、荷兰、意大利等国,进行学术交流和技艺表演。

扬州素以园林胜。众多私家园林,往往搜异石,集奇花,藏于一宅之中。又有能工巧匠,将自然景物缩影于咫尺盆中。大至山川河流,小至茅庐瘦木,皆成妙景。而源远流长的扬派盆景,更是融“诗、书、画、技”于一体,飘逸灵秀,妙趣横生。这些盆景大师,个个巧手裁春。在他们当中,有一位,名叫林凤书。

出生扬州名医世家 少时可赏四时花卉

 在林凤书家中的客厅内,醒目地悬挂着一块木匾,上面写着“林芝庭内外方脉”。现在的扬州人,对于林芝庭这个名字,可能有点陌生。但是,在数十年前的扬州城,挂着这块悬壶匾的林家药室,那可是远近闻名。扬州近年建成了中医博物馆,在“古圣先贤”的行列中,林芝庭的名字就赫然在列。内外兼医,尤擅喉疾,林芝庭在扬州医学界有着很高的声誉。

那时的林凤书还小,作为家中老五,他倒没有太多关注父亲的妙手回春。他只知道,只要家中来人,或是病患,或是医友,父亲就呆在前面的药室内,而家人则是不能迈入其中的。好奇的林凤书,有时会凑在门后,透过门缝看父亲诊医。父亲总是坐在一个圈椅上,而候诊的病人,往往会排成一个短短的队列。父亲有时也会在天井中,熬制药膏,林凤书就在旁边看着。父亲做事时,总是有条不紊,耐心细致,将一服服治病救人的药膏,慢慢摊在牛皮纸上。
父亲不坐诊的时候,林凤书就喜欢到前面的药室内看看,看墙上挂的字画。那些字画大多是名人手笔,颇具宋元之风。林凤书爱看这些画,往往看着看着就忘了时间,看着看着就融到画面中去了似的,他就觉得,这画里自有一个世界。

可惜的是,父亲去世比较早,那一年,林凤书刚满十岁。读书、识字、认世界,父亲的形象反而越发清晰起来。在不少报刊上,都记载着父亲的轶事。比如,1929年,在抗议国民政府中央卫生委员会“废止中医”案的斗争中,扬州的中医界就推选出三位在中医药界有影响的人物,作为代表前往上海请愿,而父亲就是其中之一。还有,父亲秉承老师耿耀庭先生之训,悬壶济世,贫苦送诊,虽夜间也随时出诊。难怪,经常会有附近的花农,送来应时花卉,春有碧桃,夏有白兰,秋有黄菊,冬有红梅……或许,这些花农都是受过父亲的医泽,他们用这样的方式,来表达对父亲这位一代名医的敬仰。

  
学校求学连遇名师 考学之际农村锻炼

父亲去世后,家里的经济境况大不如前。但是,无论多么困难,母亲都要让孩子们有书念。林凤书觉得自己非常幸运,因为在读书阶段,他接连遇上名师。

比如在新华中学读书时,担任美术老师的熊石滋先生,就是上海美专的毕业生,刘海粟时任校长。上课时,光是那一手龙飞凤舞的粉笔板书,就让学生们赞叹不已了。以前的美术课老师,大多在课前画好一幅图片,上课时放在那里,让学生们照着临摹就是。熊老师却不,每次都是当场作画,线条的横平竖直,造型的光影明暗,人体的结构比例,熊老师的美术课,完全是按照专业的美术生课程来教的。至今,林凤书还记得熊老师教写仿宋字的口诀:“点如瓜子撇如刀,横细竖粗捺如扫。”课余,林凤书加入了熊老师的美术兴趣小组,经常在熊老师的率领下,走到扬州各处写生。文昌阁前,四望亭下,都可以看见一队孩子,在画板上描画景物。

就要高考了,全国各地的大学都寄来了函件,上面都是各所大学的简介,多到铺满一张乒乓球桌面,林凤书也和同学们一起,温书备战,迎接即将到来的高考。可是,没等来高考,却等来了取消高考的通知。林凤书要去的地方,不是大学,而是农村。

水乡兴化,以水为网,连接起一片片垛田,在田和屋之间,在田和田之间,都要摇着小船,在水上行驶。林凤书可没有这样的闲情雅致,下放到兴化后,第一年国家还发给生活费,到了第二年,就要自己挣工分,自己养活自己了。

都是生龙活虎的年龄,以前在学校里,也都是双杠单杠上翻飞的,林凤书开始以为,做这些农活,也难不倒自己。可是,真正跟着农民干上一天农活,晚上回到住处,把自己丢在床上,就根本爬不起来了。

好在年轻,过了开始的一段时期,林凤书也能在农村适应起来了,虽然算不上最好的劳力,但是撑船摇橹、挖墒、车水,这些农活已不在话下了。晚上回去后,就着煤油灯的微弱光线,他还捧着书本夜读。在学校里打下的美术基础,也让别人对他有所青睐。生产大队上要写个毛主席语录,画个墙报,都要找到他。当时的扬州地区治淮指挥部成立测量队,也把他招收了进去,专门负责绘制地形图。

  
回到城内当上花农 初识盆景奇妙无穷

林凤书在农村,呆了整整八年时间。回城后,他就进入了扬州红园,成为了一名花工。当年户口本上的职业一栏,就写着“花匠”二字。红园经营的项目比较多,花木、盆景、金鱼、鸟类都有涉及,如同在城市之中的一处田园乡村,颇有野趣。

林凤书接触到盆景,就是从那时开始的。红园请来了一位如皋的小师傅,名叫王广明,岁数比林凤书还小些。但是自幼就学盆景,所以技艺比较熟练。开始练习的树木,都是常见的,比如瓜子黄杨、五针松等,林凤书看着就觉得新奇,那些树木原本生长是一种姿态,经过人为的加工,或悬或挂,或弯或曲,就能呈现出非同一般的美来。而这种美,又是贴近自然的,毫不生硬。

制作扬派盆景,用于绑扎树木的材料,就是棕丝。棕丝取材天然,经得住风吹日晒,颜色又与树木相近,最是合适。没有现成的棕丝,都要到土特产商店里,买回棕榈树皮,剪去硬边,放在水中浸泡后,再将那网状交织的棕丝抽取出来,还要学会将棕丝捻成不同粗细的棕线备用。

以前的美术功底,在初学盆景时,也给了林凤书很大的裨益。从树木的线条美感,到盆景的整体造型、花盆式样的选择,林凤书手下的盆景,总显得精巧。有位门房师傅,看他做的盆景好看,就请他把窗台上放置的一盆小黑松加工一下。林凤书拿过来,端详一番,用棕丝蟠扎造型,一会工夫就做出一个悬崖式的造型来。不料当晚这盆黑松就被旁人“顺”走了,那位师傅很惋惜。“那是被别人"爱"走的,因为喜欢,所以才拿嘛。”林凤书笑着调侃。
 

经人介绍名师指点 图解盆景剪扎技艺

 扬州红园里,有位老师傅许昭仪,是做山石盆景的,平日里看他做盆景,总能在石盆之上,方寸之间,几块山石一摆布,就能营造出“山壑林泉”、“奇峰危谷”的境界来。因为整天和泥土山石打交道,又有些不修边幅。可许师傅有学问,技术又好。林凤书喜欢向他讨教,日子处得久了,许昭仪就告诉林凤书,在扬州,想要学得一手盆景的好技艺,就要看看万觐棠的盆景。

一个星期天的上午,在许昭仪的引见下,林凤书来到了瘦西湖花房内,看到万觐棠正在剪扎盆景。在进门的那一瞬间,林凤书如同迈入了一个盆景博物馆。万师傅的盆景,层次分明,严整平稳,“云片”之平,可在其上放置一碟水而点滴不外溢。枝干曲折变化,“一寸三弯”的奇巧结构,又让人叹为观止。飘逸、清秀、古雅、写意,行家看门道,站在每一件盆景面前,都能感受到万师傅的独具匠心。
在盆景界,有一句俗语:看就是学。在师傅面前看着,看师傅是如何下棕,如何蟠扎。或者在师傅动手之前,自己先去预想一下,如果是自己下剪,这一剪会下在什么部位?再看看师傅的动作,就能融会贯通了。万觐棠是传统的扬派盆景艺术大师,基本功扎实,每一件作品,都深得扬派盆景的精髓。制作扬派树木盆景,需自幼开始加工,因此时枝干柔软,造型比较容易。初次造型,谓之 “放坯”。盆景做好后,树木还在生长,一年过后,还要重新剪扎一遍,叫做“复扎”或“复片”。林凤书看得最多的,就是万觐棠的“放坯”和“复片”。万觐棠从不保守,林凤书在旁边看得多了,自然心领神会,技艺也有长进。林凤书说,不能经常问,只能偶尔问,可就是这偶尔一问,就有醍醐灌顶的作用。

林凤书渐渐觉得,这盆景和国画是相通的,盆景创作深受中国画论的影响。国画是以纸笔为媒,而盆景则是以树木、山石来“作画”,是“立体的画”。一幅国画完成后,画面即已固定,而盆景却可以在树木的生命过程中逐步得到完善。林凤书发挥自己绘画的特长,将扬派盆景的剪扎技艺,全都细细描画下来。当时的他并不知道,自己的这套图画,已经让后学者受益,成为扬派盆景传承的重要资料。他的专著《家庭盆景养护技巧200答》,亦是由自己绘制插图。

平日里的林凤书,也没有什么特别爱好,下班回家后,一杯清茶,两本书籍,就是一个充实的夜晚。他越发觉得,盆景技艺绝非孤立存在的,开卷有益,读一些唐诗宋词,做好盆景后,取一个诗情画意的名字,能够引发观者的联想,一句好诗,配上一件好的盆景,竟是如此珠联璧合。

 
丰富盆景制作材料 理论实践相得益彰

业精于勤,随着林凤书在盆景上下的苦功夫,他的盆景技艺,也越发进步。扬派盆景常用的瓜子黄杨、苍松、翠柏等,到了林凤书手中,就能变化出多种形态来,传承传统的“云片”,如同片片祥云,平整俏丽。

每件盆景,都是有生命的,数十年甚至上百年。有些盆景因种种原因,疏于管理,也会失去原有观赏价值,甚至濒临死亡。林凤书十分爱惜每一件盆景材料,常常将那些有明显缺陷的树木加以改造利用。比如,他曾见过一件黄杨盆景,因为疏于管理,枝条已经荒芜而稀疏,只是那主干虬曲,依旧富有美感。如果荒废,实在可惜。他先将这株黄杨养好,让那些枝叶焕发生机,繁茂起来,再利用枝干的天然形状,细细由下而上造型,扎剪结合,形成了“仙人承露”的造型,取名“承露”,别有趣味。

又有一件雀梅树桩盆景,整个植株的下部树干都已腐朽,但上部活着一个枝条,并且有一条细根,还埋在土中,“一息尚存”。林凤书将腐枝的树干全部剔去,换以山石作为支撑,让仅存的枝条附着在石头上生长,颇具天然野趣。经数年培育加工,竟成一件上佳的附石盆景。

林凤书对于扬州盆景的贡献,还在丰富盆景的制作材料,创新盆景的表现形式。他依照宋元文人画,做了一件盆景。几棵柳树依水而立,茅庐点缀树阴之中,几块小石,营造出远山缥缈之感,一艘渔船,穿行水上,独钓寒江雪。意境之深,含义之美,令人惊叹。而在这件盆景中,最重要的柳树,却非名贵树种,而是普通柽柳,经过细心裁剪,在盆景中随风轻摆,摇曳多姿。

对于这样的水旱盆景,林凤书也有自己的培养心得。水旱盆景中的树木应姿态自然,而这些树木需要先经盆栽培养,使之具有完整的根系,再用于水旱盆景,才容易成活。在林凤书的手下,很多苗木都能入景,比如挺拔的翠竹,斑斓的金钱松,经他妙手裁剪,在盆中各自生姿。

最难的一件,要论枸骨盆景。枸骨叶型奇特,叶端生有坚硬齿刺,果实殷红,鲜艳夺目,是个好树种。但是,在剪扎的过程中,手背一旦碰到齿刺,就会被扎出血来。等到这件盆景完成时,林凤书的双手,早就是血珠点点,伤痕累累。而这件名为《珠围翠绕》的作品,翠云之上,红珠灼灼,尽显雍容华贵。1984年,这件作品,在香港《江苏盆景艺术展览》展出时,现场以3.6万港币的价格被藏家收购。

林凤书完成的最大一件作品,是参加第三届全国花卉博览会时,做的一件名为“烟花三月下扬州”的巨型盆景,长达12.5米。在这件作品中,他采用天然树材,将白塔和五亭桥,栩栩如生地置放其中,四周配以绿树翠阴。景中的五亭桥和白塔按照1:20的比例制作。站在这件盆景面前,就如同置身扬州瘦西湖的妖娆美景。

除了会做,林凤书还善写。中国最早关于花卉盆景的杂志,是天津创办的《大众花卉》,从创刊号开始,林凤书就关注这本杂志,平时在制作盆景时的心得,关于扬派盆景的赏析,他都写出来,投出去,很多都见于杂志。此后的《中国花卉盆景》、《花木盆景》杂志,也多用了他的文章。2005年起,他还应邀为上海《园林杂志》开设了“盆景技术”栏目,连续撰稿达三年之久。

退而不休监理忙碌 大学课堂传授盆景

 2007年,60岁的林凤书,从红园退休。对于这家单位,他有着非常深厚的感情。但是,退休后的林凤书,却格外忙碌。扬州很多大、小园林的建设、修复,都请他做绿化方面的监理。琼花观、汪氏小苑、小盘谷,这些扬州著名的园宅,都留下过林凤书的身影。

在临近退休时,扬州蜀冈瘦西湖景区,开始打造万花园。林凤书参与了从测量放线,到挖河造坡、种植树木、堆叠假山的全过程。绿化施工单位在万花园中种植的苗木,是否符合要求,都要经过林凤书等监理的验收。可以说,在万花园的每寸土地上,林凤书都来来回回走过很多遍。曾有一家花木公司,种植的桂花树枝叶一半繁盛,一半疏朗,林凤书一眼就看出,这些桂花树原先是靠墙培植的,树冠不端正。在他的要求下,这些不符合条件的花木,全部更换。而在今年建成的“双峰云栈”,也自始至终有林凤书参与监理。“我每天不离工地,随身带着相机,将建设的全过程都拍摄了下来。我觉得,这些照片是营造景观建设的史料,是很有价值的。”林凤书说道。


作为扬派盆景“非遗”代表性传承人,林凤书也通过教学,对盆景艺术进行着社会传承。从退休开始,他就在扬州环境资源学院担任兼职教授,主讲盆景。他的课总是很受学生们的欢迎,现在教学,老师都会采用PPT的讲课模板,但是林凤书却还是黑板手书,边写边画,笔随心走,形形色色的盆景现于黑板之上。就连值日生,都有点舍不得擦去。

“教学相长,通过教学生,也让我对盆景艺术有了更深的理解。我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,能让更多人了解扬派盆景,喜欢扬派盆景。”林凤书说。

图文来源于网络

中国地名产品网    非遗传承人    林凤书——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扬派盆景技艺代表性传承人